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wǎng) > 西岸時評> 經(jīng)濟論衡 > 正文

                        銀行更應保護儲戶信息

                        www.fjnet.cn?2012-10-31 07:24? 王云帆?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在已經(jīng)開展的銀行與催債公司的合作中,究竟涉及多少個人信息的泄露,有關部門理當深入調(diào)查并給市民一個公開的答復,以消弭市民的疑慮。

                        在近日舉行的2012年度南京市重點行業(yè)“向人民匯報”述職評議活動中,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都承認了自家行內(nèi)確實與第三方催債公司有合作。

                        這一消息迅速引爆輿論,一些人的憤慨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來自對催債公司的恐懼;二是基于對個人信息泄露的不安。

                        雖說早在1993年,國家工商總局就要求停止為公、檢、法、司機關申辦的“討債公司”及類似企業(yè)登記注冊。但到了2006年,催債這個古老的行當在中國又有了新生的跡象。其時的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就業(yè)培訓技術指導中心頒發(fā)出了第一批“商賬追收師”上崗證書。

                        我們姑且認為“催債公司”在組織形態(tài)上都具備合法的外衣,公司所擁有的“商賬追收師”也都有著合法的上崗證書。但這些催債公司要為銀行工作,就必須先從銀行那兒知悉要催收的人以及被催收對象的個人信息。否則,催債公司替誰催,又找誰催呢?

                        而銀行所掌握的儲戶個人信息并非銀行的財富,更不是銀行可以自主決定向其他公司轉交的私貨。銀行與第三方的催債合作,并將儲戶個人信息私相轉授,這自然未征得儲戶的同意。當這樣的消息不是銀行主動披露,而是在一個“述職評議”的活動中偶然曝光時,市民的不安與恐慌自是意料中事。

                        我們當然也可以期待個人信息遭泄露的公民個人,以訴訟等方式向銀行找一個說法。但在公民的自力救濟之外,行政職能部門也應主動介入調(diào)查,甚至在符合立案條件時,公安司法機關也有主動介入的必要。現(xiàn)行刑法上就有相關罪名,如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y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guī)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從立法上看,對公民個人信息泄露首要防范的就是金融機構。銀行掌管著市民最重要、最核心的個人信息,嚴管乃是必然。在已經(jīng)開展的銀行與催債公司的合作中,究竟涉及多少個人信息的泄露,有關部門理當深入調(diào)查并給市民一個公開的答復,以消弭市民的疑慮。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 閩網(wǎng)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