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經濟論衡 > 正文

                        資源價格改革機不可失

                        2013-04-03 16:23?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林錦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近期,我國推出了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體現出鮮明的市場化走勢。同時,電力、天然氣等資源性產品的價格改革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熱點。資源價格改革的目標不僅是要與國際接軌,還要打破資源領域的壟斷格局,實現市場的公平競爭——

                        日前,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推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新機制與國際油價聯(lián)動性更強,市場化程度更高。外界認為,這意味著我國資源要素價格市場化進一步加快,預計未來天然氣、電力以及資源稅改革等,也將在不影響物價走勢的情況下,按照市場化改革方向適時推出。

                        長期以來,我國資源性產品價格傳遞機制一直不順。為保障國計民生穩(wěn)定,石油、天然氣、水、電力等資源價格長期居于偏低水平,從而形成多消費多受益的現象。價格水平相對較低也帶來資源浪費,不符合我國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的大趨勢。同時,相關資源領域形成的壟斷還帶來了市場不公平競爭,因此資源價格改革的目標不僅是要與國際接軌,還要打破資源領域的壟斷格局,實現市場的公平競爭。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提出適時推進石油、天然氣、水、熱力等資源性商品價格改革,并且改革的市場化趨向越來越明顯。2011年5月,國務院批轉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2011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提出要把“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作為重中之重。具體講,“積極推進成品油價格市場化改革。加快輸配電價改革,推進競爭性電力市場建設和大用戶直接交易試點,完善水電、核電、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價格形成機制,調整銷售電價分類結構,擇機實施居民用電階梯電價。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理順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的比價關系”。

                        在上述背景下,我國相關領域的改革不斷推進。2012年我國的通脹水平相對比較溫和,全年CPI低于3%。同時,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也相對處于低位,在這個時候進行資源市場價格改革,帶來的價格上升對CPI的沖擊不會那么明顯,對實施醞釀多年的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來說,目前較為良好的宏觀環(huán)境可謂機不可失。今年全國兩會后,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也是新一屆政府的重要工作,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推出也反映出這一點。

                        筆者認為,不同的資源價格改革應因地制宜地選擇不同模式。其一,實行市場供求調節(jié)下的階梯式價格。此種方案目前在居民生活用電中已經得到有效推廣,并且效果總體良好。其二,實行國家指導價下的適度浮動價??赏ㄟ^成本加成思路,以各種資源性商品標準成本為依據,加計一定比例的利潤形成資源性商品的國家指導價。市場經營主體再根據國家指導價和實際的市場狀況進行一定幅度的上下浮動。其三,實行資源性商品合理比價下的市場自由價。有研究表明,我國資源性商品比價存在與國際資源比價嚴重不對稱關系。國際通用的按熱值計算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比價大致為1:1.5:1.35,而我國大致為1:4:3,煤價明顯偏低。國際上天然氣和原油比價為1.05:1,而我國為0.4:1,天然氣價格明顯偏低。作為嚴重缺水國家之一,目前我國的平均水價僅為國際上許多國家水價的三分之一。因此,可以借鑒國際通用的按熱值計算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比價,結合我國實際能源生產情況,對煤炭、石油、天然氣價格進行適度調整。例如適當上調煤炭、天然氣價格,適當下調石油價格。

                        此外,在要素價格市場化的推進過程中,還可運用稅收、財政、金融等多種方式來完成調整。比如,雖然是價格改革,但可以發(fā)揮財稅政策的作用,加大對使用節(jié)能節(jié)水產品和低油耗、低排量汽車,以及發(fā)展節(jié)能建筑等的財稅扶持力度,加大對浪費資源行為的懲罰性稅收政策。通過一些輔助手段來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的完成。

                        (作者系宏源證券固定收益部首席分析師)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