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說話要讓群眾聽得懂

                        2013-08-13 08:25:29?何崇元?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辦過報的人都知道,面向市場的報紙,標題過長,文字不通俗易懂,就沒有生存空間。一項研究發(fā)現,人們在閱讀過程中,眼球是時停時動的,眼停一次的時間大約是1/3秒,認識的字數最多是5—7個,最少只有一個。如果標題空洞啰嗦,難免被棄之一旁。讀者不買你的報,發(fā)行量就會掉,總編急得要跳腳。

                        黨的干部,也得像報紙總編關心發(fā)行量那樣,在意自己說的話,群眾是不是聽得懂。毛澤東同志說:“共產黨員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么人看,給什么人聽的,否則就等于下決心不要人看,不要人聽?!编囆∑酵静粣圩鲩L篇大論,話語簡短有力?!鞍l(fā)展才是硬道理”、“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讓人聽了就忘不了。

                        可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現象是,有的干部在會上口若懸河,官話套話,滔滔不絕,臺下的聽眾雖然也正襟危坐,卻什么也記不住。有的人寫文章,動輒數千言,但沒有幾句有新意的話。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有的干部和群眾之間存在兩個語言系統(tǒng),官話、空話似乎成了干群之間的“絕緣體”。跟群眾說不上話的干部,該有危機感,必須學會說群眾聽得懂的話。

                        說群眾聽得懂的話,體現了誠意。影視劇中有這樣的場景:婚禮上,親朋滿座,馬上要進入交換戒指的環(huán)節(jié)了,新郎卻叫錯了新娘的名字,本來喜氣盈盈的新娘臉色大變,氣得扭頭就跑——搞錯說話的對象,后果多嚴重呀。再如,家里來了客人,總要按照對方的口味,炒兩個菜吧。從冰箱里端出自家的殘羹剩飯,客人會怎么想?對著群眾說話,也得考慮人之常情。哪能不顧對象,弄些干巴巴冷冰冰、沒有生命力的語言,敷衍了事呢?

                        說群眾聽得懂的話,事關干部的形象。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與記者見面會,習近平同志誠懇道一聲“讓大家久等了”,一下子拉近了與在場中外記者的距離;考察武漢市民之家,一句“美女,你好”,令群眾津津樂道,倍感親切。只有說群眾聽得懂的話,才有魅力。而滿口空話、套話的干部,是不會令人愛戴的。有群眾說:“空話、套話還不如臟話,臟話好歹是明確真實的個人態(tài)度。”當然,臟話也是不應該說的,但群眾的這個概括,說明對空話、套話的厭惡到了何種程度。黨的干部,但凡顧及在群眾中的形象,切不可做不動腦子、只動嘴皮子的念稿機器。

                        說群眾聽得懂的話,才能有效率。日本企業(yè)家松下幸之助有言:“企業(yè)管理過去是溝通,現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溝通不暢,談何執(zhí)行力、競爭力?這個道理不僅適用于企業(yè)。一個國家、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也要看信息溝通的質量。要為群眾排憂解難,首先就要通過有效的溝通,知道憂在哪里,難在何處;要發(fā)揮群眾的積極性,動員群眾的力量,干巴巴的語言也是不給力的。

                        要說群眾聽得懂的話,那就要深入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向群眾學習語言,學習表達。要了解群眾歡迎什么,不歡迎什么,了解群眾的喜怒哀樂。然后,講話才會有針對性,才會有人聽,才會產生力量。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