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nèi)|國際|專題|網(wǎng)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wǎng)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宗教豈容極端分子劫持

                        2014-05-26 07:18:24?祁進玉?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錦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5月23日,新疆警方迅速偵破了前一天發(fā)生于烏魯木齊一處早市的暴恐襲擊案。這起針對平民的自殺式暴恐襲擊共造成39人死亡94人受傷。經(jīng)公安機關查明,犯罪嫌疑人長期受宗教極端思想影響,參加非法宗教活動,收聽收看暴力恐怖音視頻,并于2013年底初步形成了5人暴恐團伙。血的教訓表明,認清宗教極端分子的真實面目,清除其存在和傳播的土壤,已經(jīng)刻不容緩。

                        從全球范圍看,近幾十年來,宗教極端主義已經(jīng)成為恐怖主義行動的重要誘因。這些宗教狂熱分子被所謂“圣戰(zhàn)精神”和“殉教者”所蠱惑,認為實施自殺式暴恐襲擊后“可進天國”。恐怖主義者也利用這種宗教極端思想招募自愿者,成為恐怖主義的關鍵推動力之一。據(jù)統(tǒng)計,從黎巴嫩到斯里蘭卡、車臣、克什米爾,超過95%的自殺式恐怖活動都有自己的中心目標,即摧毀正常國家的政治秩序和社會秩序。宗教極端主義、民族分裂分子的這種做法,無異于對宗教的劫持,即通過扭曲宗教與政治、社會與歷史之間的正常聯(lián)系,為自己的行動尋找正當性,并賦予“殉教者”們以榮耀。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看清了他們的真實面目,宗教極端主義已經(jīng)成為全球公敵。

                        恐怖分子把自己的極端行為視為“圣戰(zhàn)”、作為“神圣”之舉,而他們的罪行既褻瀆了生命,也褻瀆了教眾們信守的宗教本意。衡量一種宗教是否是極端主義的,要看它是否符合人類的正常情感、是否符合社會中大多數(shù)人的信念、是否對人的道德有所助益,以及是否能夠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健康連接。宗教本是人們對崇高和超越的精神追求,并體現(xiàn)著生動的現(xiàn)實關懷。正如宗教學者威廉·詹姆斯指出的,人性的羽翼飛至最高處所展現(xiàn)出來的慈悲、奉獻、信任、耐心與勇氣,是為了宗教理想的緣故而高飛。然而,當虔信和奉獻失去理性的平衡,耐心與勇氣被宗教極端主義的狂熱所裹挾,人性的羽翼勢必被折斷,跌入泥淖。

                        宗教極端的目標,就是斬斷人與世俗世界的最后一絲聯(lián)系。按照這種極端教義,完全徹底地脫離塵世的惟一辦法就是拋棄整個生命,這也正是包括自殺式襲擊在內(nèi)的極端事件的根源所在。正如著名作家愛德華·薩義德在《報道伊斯蘭》一書中指出的,恐怖活動的邪惡在于,它會與抽象的宗教、政治理念以及過度簡化的“迷思”掛鉤,而不顧歷史脈絡與理智。因此,鏟除宗教極端主義肆虐的土壤,必須消除一小撮極端主義分子劫持宗教、壟斷教義的行為,恢復宗教與社會的健康聯(lián)系。對所有人而言,必須樹立以下信念:人的生命至高無上,任何信念、任何“神明”與任何理由,都不能為濫殺無辜辯護。任何試圖操控宗教教義以達到邪惡目的的極端分子,都是全體人類的共同敵人。

                        根除宗教極端主義存在的土壤,還要摧毀極端思想傳播的鏈條。5月24日,新疆公檢法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依法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的通告》施行,明令嚴禁制作和傳播有暴力恐怖、宗教極端思想內(nèi)容的物品,這正是掃除“毒源”之舉。那些打著宗教的幌子,披著宗教外衣,卻大開殺戒、濫殺無辜的人,根本就不是宗教人士,而是惡魔附身。對各界群眾而言,亟須認清宗教極端主義、民族分裂主義的本質(zhì),戳穿他們蓄意煽動、蠱惑的邪惡伎倆,使他們成為“過街老鼠”,形成各族人民“人人喊打”的強大合力。

                        (作者為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nèi)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 閩網(wǎng)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