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從渡江節(jié)想到 普及游泳課

                        2014-07-15 07:40:43?大  林?來源: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林錦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明天,又到渡江節(jié)。我期待今年的渡江節(jié)更隆重、更好看、注入更多新元素,讓中國讓世界都看到,一張有特色的武漢城市名片,越來越鮮明,越來越厚重。

                        坐擁大江大湖,這是武漢的幸運。但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渡江為志,擊水為樂,卻是近代漸興的時尚。物質層面,它顯示出征服自然災害的工具性;精神世界,它體現了身心自由的追求。想當年,毛澤東到武漢,與人民群眾一起暢游長江,是一種健康生活的示范,也是一種先進文化的倡導。“7.16渡江”,因此而成為一種進取向上的精神標志,一項市民鐘情的文化盛事。

                        期待今年的渡江節(jié)更隆重、更好看,是因為與此相關的背景正在發(fā)生重大改變。其一,5月上旬市人大在針對《武漢市中小學校安全條例》執(zhí)法檢查后,提議在中小學生中普及游泳課,市政府已對此進行調研,有意采取政府補貼的方式,吸引社會泳池與學校聯手開設游泳課。其二,中國泳協已正式指定國際渡江節(jié)落戶武漢,使這一地方性傳統(tǒng)活動獲得國家級身份。這兩大因素,對武漢國際渡江節(jié)的升格、升華,都能發(fā)揮基礎性的推動作用。

                        現在的渡江節(jié),不論是參與者還是觀摩者,規(guī)模都十分有限,離市民的節(jié)日、萬人空巷的氣勢,還有很大差距。少數人過節(jié),氛圍不濃烈,民心不在意,傳統(tǒng)文化的群眾性就無從談起。而淪為象牙塔中的所謂傳統(tǒng),就不足以成為標志一座城市特色的名片。

                        擬在中小學生中普及游泳課,原本與渡江節(jié)沒有聯系,初衷是結合市情,“讓每個武漢伢都學會游泳”,培養(yǎng)一項終身受益的生存技能。應該說,在教學意義上,它比任何一門學科的設置與改革都更具人文價值。在武漢,100名學生中僅有16人會游泳,而在2011-2013年溺亡群體中,中小學生占34.6%。這是不堪接受、也必須改變的殘酷現實。幸運的是,這樣的改變現在獲得了機遇:普及游泳課可與渡江節(jié)積極互動,在相得益彰中實現完美對接。

                        游泳課的普及,可為渡江節(jié)培養(yǎng)無數渡江健兒和熱心參與者;在更長遠的意義上,它更能培植渡江節(jié)牢固的平民文化根基。一代又一代學生普及游泳課,實質上將是全體市民泳技不間斷的普及與提升。在這個背景下,渡江節(jié)項目的設置與拓展,才可能更有底氣更有趣味更具吸引力;冠以“國際”的武漢渡江節(jié),才有可能名副其實,吸引世界的眼球。更進一步暢想,在諸多水上運動項目中,武漢還將因此誕生更多世界級的強將與明星,他們將與聲譽不斷擴大的渡江節(jié)一起,讓世界了解武漢,讓武漢走向世界。

                        所以,有必要達成共識:把中小學生游泳課普及與舉辦一個高水平的渡江節(jié),當作意義相關的兩件大事協力辦好。必須下工夫辦一個舉世矚目、萬方來朝的渡江節(jié),讓大江大湖大武漢,因此更添地域美感,更有城市魅力,更具健康民風。這樣一個渡江節(jié),反過來必將進一步推動游泳的普及,學生及市民的體格將獲得整體提升,精神情趣將對城市產生自然的榮譽感、歸屬感。現在考驗我們的是,理念是否真正到位,時間表、路線圖、投入與措施,是否切實準備好。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