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教育講堂 > 正文

                        “一塊棉墊引發(fā)的慘案”該反思什么

                        2014-09-28 07:29:32?苑廣闊?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林錦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26日14時30分許,云南省昆明市明通小學發(fā)生踩踏事故,截至當日17時已造成學生6人死亡、26人受傷。昆明市有關方面介紹,當天學校預備鈴打響后,學生從午休樓下樓時發(fā)生踩踏事故,造成學生6人死亡、26人受傷,主要是一二年級學生。所有受傷學生都已送到醫(yī)院,傷情平穩(wěn),沒有生命危險。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之中。(9月27日《北京青年報》)

                        一塊輕飄飄的棉墊,即便被扔在人的身上,也不會給人造成什么大的傷害,但是遇到了這種特殊的場合和特殊的情況,卻成了引發(fā)6名小學生死亡、數(shù)十人受傷慘案的肇因。一場校園慘案已成既定事實,也把數(shù)十個家庭拖入了痛苦的深淵,但縱觀整起事件,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對于偶然因素我們可能無能為力,但是對于其中的必然因素,我們卻可以最大限度地來避免。

                        說到底,引發(fā)這起校園踩踏慘案的,不是這塊棉墊,而是學校安全管理和對孩子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嚴重缺失。先說管理,踩踏事件發(fā)生在學校午休后的宿舍樓樓道里,據現(xiàn)場目擊者的描述和媒體的報道,事故發(fā)生以后,只見陷入無比慌亂、四處奔逃的學生,卻不見學校的老師或工作人員。而按照相關規(guī)定,對于中小學生午休,應該是有值班老師或教職工在宿舍樓進行巡視看護,以維持學生午休秩序,防止意外情況發(fā)生的。如果當時有值班老師在場的話,就可以及時阻止或疏導陷入慌亂中的學生,避免事故的發(fā)生,或者是至少降低事故對孩子們的傷害程度。

                        所以說事故發(fā)生時老師或工作人員的缺席,體現(xiàn)出的是學校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缺位,這是值得引起深刻反思的。

                        說完安全管理,再來說說安全教育。這其實是個老話題了,在以往國內多次發(fā)生的中小學擁擠、踩踏事故中,都有人強調這一點,但似乎總也引不起足夠的重視。按照專業(yè)人士的說法,當發(fā)生擁擠踩踏事故的時候,是可以有很多種辦法來保護自己,也幫助別人的。比如下樓的時候,盡量走在樓梯的邊緣,這樣不易摔倒;比如陷入擁擠的人流時,要用一只手緊握另一手腕,雙肘撐開,平放于胸前,同時身體微微向前彎腰,形成一定的空間,保證呼吸順暢,以免擁擠時造成窒息暈倒。當身處人流中時,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彎腰撿鞋子或系鞋帶,以免被人把自己踩到腳下。比如自己不幸被人群擁倒后,要設法靠近墻角,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緊急情況下的安全常識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教給孩子們,就可以在遭遇意外情況時對他們形成有效的保護,至少可以把意外傷害降到最低。學校安全管理缺位,安全教育缺失,最終一塊輕飄飄的棉墊,引發(fā)了一次無比沉重的踩踏事故。這樣的教訓,真的應該被吸取,被反思。

                        苑廣闊(廣西 職員)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