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wǎng)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wǎng) > 西岸時評> 星聞碼頭 > 正文

                        以優(yōu)雅表達治療“語言癌”

                        2015-01-14 16:42:28?劉巽達?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臺灣媒體新近提出一個名曰“語言癌”的概念,一時間應者甚眾。最先“發(fā)難”的對象,是針對“做一個……的動作”之類的冗詞贅字,如“擁抱”“接吻”“按摩”“點餐”。這些詞在現(xiàn)實生活中表達得非常煩瑣,無意義地疊加贅詞,最先表現(xiàn)在服務行業(yè),似乎長一點的句子聽起來較為委婉、溫順、禮貌,但一旦敷衍開去,不分場合,盡皆“拉長”,這種“語言的癌細胞不斷增生”,擴散到媒體、大眾口中,也入侵到標語、告示及平面媒體里,從口語內化為文字語法,這就令人擔憂了。

                        “語言癌”這一新概念,短時間內能夠迅速升溫,引起兩岸媒介與學界的關注與熱議,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擊中了命門?,F(xiàn)代人無法用精準的中文表達,已然不是一兩天的事,而是積弊已久。當觸摸手機屏幕點贊大面積代替詞語表達,當音頻和視頻大范圍代替文字表述,當非規(guī)范的網(wǎng)絡語言吞噬規(guī)范中文,當“西語”未加消化地侵入漢語,“語言癌”就在這一片霧霾中漸漸生成。

                        也許有人認為,“語言癌”的癥狀在臺灣地區(qū)較為明顯,大陸癥狀略輕。筆者并不以為然,在這一點上,兩岸只是表現(xiàn)形式不同而已。對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認為,這和中文的“惡性西化”有很大關系,大家只顧學英文、看翻譯小說,不再看用字精簡的中文經典,結果英文沒學好,卻把中文學壞了。化簡為繁,以拙代巧,加上電視、網(wǎng)絡推波助瀾,遂將“講病態(tài)中文”變成時尚。臺灣作家張曉風還分析說,電視記者常在現(xiàn)場連線時拉高音調,吐出長串累贅、不知所云的話語,這種“腔調”潛移默化感染到受眾,“癌細胞”就一點點擴散了。這些分析無疑是切中肯綮的。咱們這邊的電視節(jié)目“口水”也不少,“講變態(tài)中文”在現(xiàn)實中更是常見,“英文沒學好卻把中文學壞了”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90后說話,前綴后綴經常是沒完沒了的“然后”。

                        在“語言癌”話題引發(fā)廣大共鳴后,臺灣有關部門紛紛亮出應對方策,比如在會考中適時出一些“語言癌”的辨正題,引導教學,提升語文表達能力;比如在未來修訂語文領域課綱時,將提升表達能力列為重要項目,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討論、上臺講話,等等。這些從青少年抓起的舉措無疑是可喜的。但更為重要的是,全社會要形成說“雅語”的“雅風”,一要精準,二要生動,三要雅致,人人以此要求自己,并蔚然成風,才會感染到青少年。畢竟,對語言最大的影響,是社會文化,它不但存在于媒體之中,還存在于人際之間,無孔不入,深入肌理。

                        打造健康環(huán)保的“綠色語言環(huán)境”,一方面,我們需要看到流行語中的健康新生詞語,并及時融入語言河海,豐富語言寶庫;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適時進行語言清污,對形形色色的“語言癌細胞增生”梳理判別并加以遏止,讓它們在“雅語雅風”面前式微。唯有如此,“語言癌”才會逐步治愈。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wǎng)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wǎng)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