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上網貴且慢,板子該打誰

                        2015-04-23 15:56:03?呂洪?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如果能以提速降費為契機,清除技術和體制上的一些掣肘,推進電信行業(yè)整體進步,這對整個互聯網行業(yè)的發(fā)展大有裨益】  

                        上周,李克強總理“我們的流量費太高了”的感慨和工信部“大幅提高網速”“使老百姓上網速度更快”的承諾,讓網民們多年“提網速,降網費”的心又蠢蠢欲動了起來。隨著互聯網在國家戰(zhàn)略中地位的不斷提升,對人們工作生活的滲透日益加深,“提速降費”已不僅是關系到廣大網民感受的需求,更是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這已經不是“提速降費”第一次成為輿論的焦點。在2012年,國家發(fā)改委就表示某運營商承諾降低上網費,發(fā)改委反壟斷局將繼續(xù)督促企業(yè)整改。但這樣一項有利國計民生,上下同欲的改革喊了多年,卻始終沒有實質性的突破,政府有不滿,網民有怨氣,運營商有難處,改革到底卡在了什么地方?

                        實際上,回看我國互聯網的建設和發(fā)展,提速降費是一個大的趨勢。想想10年前移動電話的資費水平,以今天的收入水平來看都是貴的。但為什么提速降費這么多年,與廣大網民的感受還是有所出入呢?

                        看看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的調查和留言,會發(fā)現市場競爭不夠充分,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法律制度不夠健全,是網友認為網速慢、網費貴的主要原因,也有一些網友認為運營商不肯讓渡利益是造成網速慢的根本原因。運營商和用戶被擺在了對立面上:運營商要提速就要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要維持利潤水平,就只能把成本轉移到用戶身上;網民希望提速降費就需要運營商放棄一部分利潤。這樣的邏輯看起來沒有什么問題,買和賣本身就是一對矛盾,買的要便宜,賣的要賺錢,無可厚非。

                        但問題在于,網絡資費不同于其他消費,有它的特殊性。首先,它不是一次性的消費,而多是長期性的合同關系;其次,它是一項基礎性的消費,其他網上商業(yè)行為都以此為基礎,所以它既有市場化的一面,也有基礎公共服務的一面。

                        在信息化時代,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提速降費從來就不是一場零和博弈,運營商和用戶都可以利用提速降費的機遇,實現價值和利益的雙贏。對廣大網民來說,提速降費帶來的好處無需多言。對運營商來說,也可以抓住這個機遇,呼吁推進電信領域立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創(chuàng)新盈利增長點,這對加快電信行業(yè)發(fā)展、推動產業(yè)轉型升級,都是有長遠意義的,對企業(yè)本身也會帶來更多的黏性用戶,有利于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提速降費面臨的困難也是當前很多改革面臨的問題,有些人容易將改革看成此消彼長、非此即彼的關系,將改革簡單化、片面化,歸根結底是不能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改革和變化?;ヂ摼W的建設和發(fā)展需要運營商、互聯網公司和用戶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互動合作,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我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越完善、產業(yè)發(fā)展越快,三方能共享的機會就越多,紅利也會越大。

                        其始也簡,其畢也鉅,我國互聯網行業(yè)2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已證明了這個道理。如果能以提速降費為契機,清除技術和體制上的一些掣肘,推進電信行業(yè)整體進步,這對整個互聯網行業(yè)的發(fā)展大有裨益。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23日 16 版)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