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經濟論衡 > 正文

                        新零售之都,杭州能否名至實歸

                        2018-02-09 08:30:33?劉亭?來源: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在2016年10月的云棲大會上,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短短一年多,新零售已經由概念變?yōu)楝F實。在阿里等電商巨頭的推動下,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成都、武漢、重慶等多個城市,新零售迅速落地開花。

                        作為新零售的提出地、萌生地,“移動支付之城”的眾望所歸地,杭州在新零售的落子布局上表現相當搶眼:盒馬鮮生、天貓無人超市、天貓小店、無人餐廳等,一個個“粉墨登場”;“銀泰”和“天貓”的強強合作,被認定為“新零售變革標桿”。如果現在要評出一個“新零售之都”的狀元,估計大家少不了都要投上杭州一票。

                        杭州新零售之都的“名”是有了,但名副其實、名至實歸嗎?這恐怕就值得探究了?!皩崱笔鞘裁??實是盆景變成森林,“一枝獨秀不成林,滿園花開才是春”。只有由點到面,全面推開,新零售才能算得上是名至實歸,但這取決于多方面的制約。

                        杭州的“新零售之都”能不能名至實歸,既取決于對新零售的戰(zhàn)略意義有沒有足夠清醒的認識,還取決于在落地新零售的行動上,能不能持續(xù)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杭州在新零售上積極搶灘布局,但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也絲毫不落下風。上海是阿里新零售的第一站,是目前盒馬鮮生覆蓋密度最高的城市,也是目前阿里智慧門店覆蓋最多的城市。北京和上海同步,成為最早布局盒馬鮮生的城市,北京推出的“天字號計劃”,讓一批老字號品牌煥發(fā)青春,變得越來越有市場活力。深圳智慧門店的覆蓋數量也在杭州之上。

                        相比他們,杭州在落地新零售的行動上,反而顯得有點速度不快、力道不足,這是一個很值得警惕的“危險信號”。一直以來,信息化的應用,尤其是在消費環(huán)節(jié)的信息化應用,都是杭州的“看家本領”、“拳頭產品”。但不要忘了,其他城市一旦覺悟,尤其是類似上海、北京、深圳這些一線城市成為“醒獅”,他們產業(yè)基礎更好、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更強、應用市場空間更廣,再加上信息社會下新技術、新模式之變周期大為縮短,那杭州稍有不慎,便完全有可能被迎頭趕上。

                        杭州的”新零售之都“能不能名至實歸,最終還取決于在“發(fā)展信息經濟、推動智慧應用”一號工程的征程中,能不能始終居安思危、防微杜漸。

                        杭州是發(fā)展信息經濟的先行者、引領者,是首個將“發(fā)展信息經濟、推動智慧應用”作為“一號工程”的城市。但從新零售發(fā)展的情況來看,杭州在信息經濟的發(fā)展上,開始逐漸顯露出由原來“獨占鰲頭”的地位,變成其他城市同行者、甚至是“追隨者”的頹勢。在其他城市“頻頻亮劍”的比拼之下,杭州再沒有危機感,會不會陷入“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不利局面,那也未可知。

                        新零售雖然表面上只是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但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也是創(chuàng)新,而且是投入最小、見效最快的管理創(chuàng)新。如果善于借助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進一步激活技術創(chuàng)新,并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的深度融合、相得益彰,那可就是一件事關全局的大事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零售大潮,杭州尤須調研新態(tài)勢、錨定新方位,謀定后動、急起直追。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