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wǎng)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chuàng) > 正文

                        獨立生活不能僅限于“警戒線”內(nèi)

                        www.fjnet.cn?2012-08-13 11:26? 王垚烽?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8月11日,清華大學今年的黨員新生赴校報到,這也拉開了今年新生報到的序幕。與以往不同,今年清華大學首次在報到區(qū)外設置“警戒線”,家長一律只能在線外等候,新生必須自己帶著材料獨自登記入學。此前,在致新生的信中,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提議,“新生應獨自報到,邁出獨立生活的第一步”。(8月12日《京華時報》)

                        在聽聞了太多關(guān)于“大學新生報到,家長送還是不送”的爭論,見識了太多“新生家長睡滿大學體育館”的圖片后,終于有幸盼到執(zhí)國內(nèi)大學牛耳的清華大學站出來,振臂高呼“邁出獨立生活的第一步”,并將口號付諸行動,在報到處外畫出家長“禁區(qū)”。不得不說,這一小小的舉動對學校、對學生都是一個明顯的進步。只是,清華的這一小步能否成為幫助學生擺脫父母依賴(亦可曰束縛),邁向獨立生活的“一大步”?說實話,我是沒有太大信心的。

                        父母是否送子女上學,這原本是一個純粹己域范圍內(nèi)的事情,完全取決于家長與子女的自由意志。然而,與歐美等國對此的“自由放任”不同,在國內(nèi),“大學新生報到,家長送還是不送”之所以會成為一個備受公眾關(guān)注、并引發(fā)激烈討論的公共話題,與其簡單地歸因于父母家庭的溺愛,毋寧承認其背后還蘊藏著更為深層次的文化、政策以及教育體制等原因。

                        從文化傳統(tǒng)上看,中國歷來將“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奉為美德,重書本知識積累輕社會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較為突出;從教育體制上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如今的學生不得不終日埋頭于書山題海,為一場接一場的“重要考試”而準備,根本無暇于其他能力的鍛煉。更重要的是,由于在目前的社會評判譜系中,學習成績被視為衡量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長、老師和學校,出于各自目的往往越俎代庖,包攬原本屬于學生能力范圍內(nèi),但“浪費時間”的活。長此以往,學生“不識稻黍、不辨麥菽”,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以致于一個簡單的大學報名都需要“全家總動員”。

                        大學是人進入社會前的最后一個“緩沖期”,好好利用這寶貴的4年,擺脫對家長的過度依賴,增強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對于個人未來的發(fā)展意義深遠。尤其是對生長在“421”家庭中的“獨生一代”來說,沒有足夠的獨立打拼能力,將來如何承擔“8421”(祖輩8人、父輩4人,子女1人)的家庭重擔?

                        問題是,如果我們的應試教育體制、對于成功的社會評價標準不改變,單靠大學那淺淺的一道“警戒線”,怎么可能真正培養(yǎng)起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畢竟,生活不可能僅限于“警戒線”內(nèi)。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guān)新聞
                        相關(guān)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guān)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 閩網(wǎng)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wǎng)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閩)-經(jīng)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wǎng)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quán),未經(jīng)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