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興業(yè)杯屏山時評網絡征文> 關注 > 正文

                        三公經費績效評估離不開預算細化

                        2014-02-19 16:42? 堂吉偉德?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三公經費花了,但花得值不值,有無達到預期效果?廣東省廣州市財政局局長袁錦霞日前透露,該局正在制定三公經費績效評估辦法,年內將試水對三公經費進行績效評價。據(jù)悉,此舉在全國尚無先例。

                        三公經費績效評價,本意是按照財政支出經濟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總體要求,科學地比較財政支出的行為過程、支出成本及其產生的最終效果。其目的在于節(jié)約和控制財政資源。作為財政監(jiān)督的一種有效手段,我國

                        財政部門在公共財政支出領域進行了相應的實踐和探索,但未能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從現(xiàn)實層面來說,廣州市財政局嘗試三公經費績效評估,確實有制度破冰之義。

                        不過,從現(xiàn)實來看,三公經費評估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應建立從預算到支出全過程的評價。如果預算本身不科學,未能發(fā)揮前置作用,沒有相應的參照指標和執(zhí)行依據(jù),那么評估就可能自話自說。比如預算單位出國考察一次,可以花費10萬元,也可以用5萬元解決問題,但考察的成果卻難以評估。預算單位考察報告中的經驗是什么,有收獲多少,難以具體量化,很難作為參考依據(jù)。又如政府采購,若是其項目設計本身存在問題,即便資金再節(jié)約,也不能說“把有限的錢花在了刀刃上”。因此,在經費績效的評估制度設計中,必須以細化預算作為基礎。只有當每個項目都有了明確的執(zhí)行依據(jù)、經費標準和控制范圍,績效評價才有意義。

                        以招待費為例,接待什么人,每人標準是多少都應有嚴格的規(guī)定,然后根據(jù)預算單位的工作量和規(guī)定,給予必要的經費預算。在總量限定的情況下,預算單位只要不超列超支,便可視為績效達標,若是節(jié)約和控制數(shù)越多,則其績效實現(xiàn)程度較好,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公經費績效評估的實現(xiàn)要基于必要的條件,否則就可能淪為形式。目前面臨的困難有幾點:一是要有科學的績效預算,二是要建立科學和系統(tǒng)性的評價指標,三是對評價結果要有約束力,四是要重視支出后的績效評價。從現(xiàn)有的情況來看,績效評價既缺乏規(guī)范,又缺乏技術標準,更缺乏重視程度,使得其評價的結果,往往只能成為內部檔案資料,以及財政管理部門的參照依據(jù),未能真正發(fā)揮財政資金的管控作用,并為其優(yōu)質高效使用進行制度兜底。

                        使用績效性差,浪費嚴重,一直是國內財政資金存在的頑疾。最明顯的例子是,近年來三公經費包括行政運行費,都在以每年5%的比例不斷壓縮,有的地方比例更高。其間固然有政府自我控制的因素,更重要的恐怕還在于預算標準過高,花錢的空間太大。當然,三公經費績效評估不可能實現(xiàn)單兵突進就能解決,在推進過程中注重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以細化預算作為基礎。(福建日報)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