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教育講堂 > 正文

                        韓國學生的“后高考時代”

                        2014-06-10 09:52:59?彭  茜?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如果說高考結束意味著中國考生的苦日子可以告一段落,那么韓國學生的“后高考時代”可就沒那么輕松了。

                        對于韓國學生來說,高考——“大學修業(yè)能力考試”的結束并不意味可以盡情玩樂。高考結束后的幾周內,報考重點高校的學生還需繼續(xù)參加一項考察邏輯能力的“論文”考試,有些大學還有面試。

                        這催生了社會上很多的私立“論文學院”,專門傳授考生寫作技巧,一至兩周的課程需花費5000多元人民幣,但考生們依然趨之若鶩。論文考試當天,由于一些考生同時報考了多所高校,家長不得不雇傭可靈活穿梭于車流中的“摩的”,載著考生們四處趕場。

                        待到高考成績和論文考試成績正式出爐之際,便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了。很多金榜題名的考生開始休閑娛樂之旅,不少女學生則會拿上家長準備的“整容基金”,去整形醫(yī)院對自己的鼻子和眼睛做個“微調”——高考后的那段時間往往也是韓國整形醫(yī)院的旺季,不少醫(yī)院還推出了專門針對學生的“整容套餐”。

                        在中國,“準大學生們”在高考結束后大多會參加英語輔導班,學習托福、雅思、GRE課程。韓國學生也不例外,當地從事英語教育的補習班會在高考前后迎來一輪報名熱潮。

                        韓國高校普遍重視英語教育,在新生入學前進行英語水平測試,根據學生成績分班。一些高校對英語水平測試排名靠前或擁有托福、雅思成績的學生,提供免修公共英語課程的優(yōu)待。韓國高校的很多出國交換項目也都需要托福或雅思成績,再加上韓國學生普遍有赴歐美留學的情結,英語補習班“大熱”自是情理之中。

                        此外,考駕照也是韓國學生填補考后空檔的熱門選擇。當然,也有很多韓國學生選擇去咖啡店、便利店打工,體驗生活,為自己掙些零花錢。

                        而落榜考生則不得不從頭再來,中國極為普遍的“復讀”現象在韓國更甚。據不完全統(tǒng)計,每年大約有五分之一的韓國考生會因未考上理想的高?;虺煽冞^低而選擇復讀。在韓國,好大學就意味著好工作,多數考生都夢想著能進入韓國的“SKY”——即韓國三所頂尖高校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和延世大學。

                        韓國有很多專門的“復讀學院”接收復讀生。這些學院是民辦教育機構,大多采取軍事化管理,全封閉住宿,除了吃飯、鍛煉和休息,每天學習時間超過12個小時。學院不允許學生看娛樂雜志、上網、打游戲和使用手機,約會和戀愛更是明令禁止。選擇復讀的學生都要做好經受身心煎熬的準備。

                        有的學生即便考上了大學,也會在第二年的暑假繼續(xù)復習,參加來年11月的高考(韓國的高考于每年11月舉行)。如果成績能上更好的大學,他們就會退學,去新的、更好的大學。如果成績不好,則繼續(xù)留在原校。

                        也有一些考生因落榜自殺。韓國統(tǒng)計局的數據顯示,15至19歲年齡段的自殺者中,有超過50%的人是因“學習成績和高考”。究其原因,除了學生的心理脆弱之外,主要還是由于“一考定終生”的機制給他們帶來巨大壓力。

                        韓國的“后高考時代”,有人歡喜有人愁。學生們有人狂歡,有人自殺;有人玩樂,有人復讀。事實上,無論在韓國還是中國,究竟怎樣的改革,才能為學生鋪就一條更加公平、相對輕松的求學之路,值得社會各界深入探究。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