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黄在线观看,亚洲无码偷拍,黄片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1.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日本“軍事正?!比允俏kU跡象

                        2014-07-02 07:31:18?李  杏?來源: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林錦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昨日,日本政府在臨時內閣會議上,正式決定修改憲法解釋以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決議認為,即使自身未受到攻擊,日本也可以為阻止針對其他盟國的攻擊而行使武力。至此,日本從2012年起就醞釀的集體自衛(wèi)權解禁,在國內不斷的強烈反對聲中最終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與二戰(zhàn)后一直奉行“和平憲法”的基調不同,近年來,日本不再滿足于憲法范圍內極為有限的對外活動空間,尤其是在體現(xiàn)獨立國家基本權利的“動武”和“領土”問題上,頻現(xiàn)蠢蠢欲動之勢,在國內外制造相關輿論。以前首相野田佳彥和現(xiàn)任首相安倍晉三為代表的“修憲派”主張的勝出,恐怕并不是一次偶然黨派博弈結果,其背后展現(xiàn)出日本在當今國際社會大環(huán)境下的政治新動向。

                        被修改前的日本憲法第九條明確規(guī)定了放棄集體自衛(wèi)權,表明日本二戰(zhàn)后的戰(zhàn)敗國境遇,也表達了重建和平秩序的態(tài)度。然而,隨著戰(zhàn)后日本國民經濟快速復蘇并逐步實現(xiàn)綜合國力的騰飛后,積極爭取恢復正常主權國家資格,乃至進一步謀求國際政治影響力,成為日本部分政治勢力一直謀求的努力。

                        當今國際秩序,基本確立于二戰(zhàn)之后,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人類社會反思戰(zhàn)爭災難的寶貴成果。長期以來,維護這一秩序成為國際主流社會的共識。但是,對于曾經犯下戰(zhàn)爭罪行的國家,所有的限制與懲罰的根本意義都旨在警戒,譬如禁止日本集體自衛(wèi)權。當然,在和平共處的國際理念下,逐步回歸正常主權國家應有權利,可謂歷史時勢,日本回歸正常主權國家盡管不具名義,但已體現(xiàn)實際趨勢。然而,日本同時也是一個特例,它回歸正常國家的努力,并不是建立在歷史包袱已經清除的前提下,對戰(zhàn)爭的悔思與責任的擔當缺乏行動,惟其如此,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值得警惕。

                        在這方面,德國顯然做出了表率。在二戰(zhàn)取得勝利后的60多年以來,德國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戰(zhàn)爭的反省,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原諒與尊重,走出戰(zhàn)爭的深淵,重新挺立在世界面前。相反,日本對歷史遺留問題的閃爍其詞,嚴重傷害到中國等國家人民的感情,給區(qū)域政治氛圍蒙上陰影,使得日本的國家“正?;甭窂阶咴谪撁鎳H輿論之中。

                        如果不能重獲國際社會的信任,未能正視歷史,日本在武力方面的任何“去限制”之舉,都難以讓國際社會放心、安心。在局部地區(qū)某些特殊形勢的當口,更可能造成日本動武解禁的危險印象,令周邊國家警惕,甚至招致過度的敏感反應。脫離國際共識,對歷史問題的一再漠視、擱置與推諉,才是日本面臨的最大障礙。

                        于中國而言,日本是重要的鄰國,兩國之間不可避免要打交道。在日本修憲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這樣的“大動作”面前,中國是最直接的利益相關方,中國的和平意愿與歷史態(tài)度變得更加重要。日本正在發(fā)生的重大動向,不單純是一個國際事件,也是事關中國國家利益的重大事件。

                        本報評論員 李杏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